武進的文化活動多姿多彩,常州市也開展了第三屆“文化100”大型惠民行動,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畢飛宇的專題講座就是其中的一項內容,昨天上午呢,他來到了民元里1號江南心國學大講堂,與上百位讀者進行了現場互動。
作為常州市第三屆“文化100”大型惠民行動之一的畢飛宇報告會昨天上午在民元里1號江南心國學大講堂舉行,上百位讀者到場互動。
畢飛宇是南京大學教授、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,曾榮獲魯迅文學獎、第八屆茅盾文學獎,代表作有《玉米》、《平原》、《推拿》等,眾多作品曾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在國外出版。報告會一開始,他就暢談起了自己創(chuàng)作時的角色定位。而在現場互動問答中,他還先后對小說人物塑造,孩子如何深層次地閱讀,理解小說,民族命運與個人關系等問題發(fā)表了自己的看法。
著名作家 畢飛宇:這些經典作品當中,最后一定會出現一個最小的公約數,這個最小的公約數是什么東西,就是人類的精神。人類的精神指的是什么,人應當怎么活,如果說得更小一點,就是三個事情,如何面對自己,如何面對他人,如何面對自然
從事高中語文教學的蔡慧君是畢飛宇的忠實粉絲,也是他的師妹,對于畢飛宇作品的風格,蔡老師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。
讀者 蔡慧君:我感覺就是很謙卑,看上去描寫的人物都不是很光鮮,是低微,底層的人物,這個也跟我們平時教學生寫作是很相似的,因為學生很多時候寫作,我們要求他,你要把你的視野,觸角延伸到社會底層,去關注一些你平時很容易忽略的人
在當天的報告會現場,還來了一位特殊的讀者,他就是盲人推拿師——牟峰,最初認識畢飛宇,是因為《推拿》一書,在牟峰看來,這部榮獲茅盾文學獎的作品塑造的各個人物形象,簡直就跟生活在自己周邊的伙伴一模一樣,這次,他也是專程趕來與偶像近距離接觸交流的。
讀者 牟峰:我這個群體的人,讀這個書的人很多,我可以說畢老師用這樣的角度和方式來寫這個群體,應該是第一人,我也能夠從小說里面,我周圍的人能夠找到人物對應的原型,貪婪,欲望,各種各樣的善良,責任,寫得很活靈活現的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