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8日我們將迎來“國際博物館日”,全國各地開展一系列活動,力爭吸引更多的觀眾走進博物館,傾聽歷史留存在這里的動人故事。
近年來,為了方便人們領略各國文化瑰寶的魅力,各家博物館都結合自身情況推出特色服務,如北京故宮博物院開設的“故宮講壇”大力推動公眾教育服務,廣東省博物館組織專家舉辦文物鑒賞公益活動等,都獲得了公眾的一致好評。這一系列舉措中,“免費開放”或許是最具吸引力的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我國已有4000多家博物館對公眾免費開放,將文化惠民政策落到了實處。
毋庸置疑,免費開放改變了以往博物館“冷冷清清、乏人問津”的狀況,值得在全國各地推廣。但在此基礎上,博物館仍有進一步改進服務的空間,比如一些展品缺乏必要的說明、參觀通道比較狹窄、展廳燈光有些昏暗、講解照本宣科“不接地氣”……公眾對博物館的“吐槽”,反映其改進服務不是免費開放一項就可以滿足的。
走進一家博物館,不少觀眾的第一選擇是趕往“鎮(zhèn)館之寶”前搶占有利地形,拿出手機拍照留念后轉發(fā)“朋友圈”,而對展品背后的故事和博物館其他展覽未能仔細品味。這種現(xiàn)象與參觀者的文化趣味有關,也與博物館“講故事”能力不足有關。如何針對不同需求靈活安排講解內容,根據(jù)人流數(shù)量設計合理的參觀路線,精心布展讓文物自己“講故事”,以及利用科技手段方便觀眾獲得有關文字和圖片資料……免費開放以后,博物館的“任務清單”還很長。
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殿堂,這里展示的藏品,凝固著千百年的歲月滄桑,是先人留下的“家書”,記錄著人類歷史的過去,照耀著未來的前行方向,值得人們在此細細品味。背負著重任,博物館的事業(yè)前景十分廣闊,而只有念好“服務經(jīng)”,才能贏得觀眾,贏得未來。(施雨岑) |